索忍尼辛病逝全球哀悼 俄國良心 索忍尼辛病逝全球哀悼曾經以《古拉格群島》等書轟動文壇,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前蘇聯著名異議人士索忍尼辛,三日因心臟衰竭,在莫斯科市郊寓所病逝,享年八十九歲。消息傳出之後,俄羅斯總理普丁四日向索忍尼辛家人致哀,稱索忍尼辛辭世是「俄羅斯的一大損失」,世界各國領袖也咸表哀悼。索忍尼辛的公子史提潘四日接受Vesti-24國營電視台訪問時說:「他(索忍尼辛)昨天就像平常一樣活動。到了晚上他的健康快速惡化…沒有受苦很久。」《古拉格群島》轟動文壇索忍尼辛的遺孀娜塔莉雅表示,她的夫婿生前希望能於夏天時在家中過世,如今他得償所願,他度過了「艱辛但快樂的一生」。索忍尼辛的遺體將厝放在莫斯科的俄羅斯科學院供人瞻仰,六日舉行葬禮。索忍尼辛以《古拉格群島》一書轟動文壇,書中揭露蘇聯勞改營內的悲慘生活。他曾因批評史達林而被送進勞改營八年,獲釋後他無所畏懼,藉由寫書繼續批判,並於一九七○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流亡美國離群索居廿年索忍尼辛不願意「噤聲」,於一九七四年被剝奪公民身分,並被戴上手銬驅逐出境,搭機來到西德,當時國際同聲譴責蘇聯當局。索氏最後在美國佛蒙特州卡文迪希鎮落腳,與妻子和三個兒子在那裡住了十八年,這段期間他離群索居,嚴拒訪客。索氏被迫流亡西方度過廿年歲月,但他未曾停止譴責西方的物質主義價值觀。一九九四年重返祖國,對於現今的俄羅斯的腐化與受西方的影響,也多所批評。近年來他的身體每下愈況。俄羅斯總理普丁四日向索忍尼辛家人致哀,稱他辭世是「俄羅斯的一大損失」。總統梅德維捷夫讚揚索氏是「廿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作家和人道主義者之一」。蘇聯末代總統戈巴契夫則形容索忍尼是一個「擁有獨特命運的人,他將在俄羅斯歷史上留言」。法國總統薩科奇表示,索忍尼辛是「廿世紀俄羅斯最偉大的良心之一。他的不妥協、他的典範與漫長、豐富的人生造就索忍尼辛成為小說般的英雄人物,也是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繼承人。」來台演講「給自由中國」 大筆如椽 人道精神濃厚台灣對索忍尼辛的認識,大約從他在一九七○年獲?情趣用品o諾貝爾文學獎,國內出版社引進他的作品開始。但在當時國內戒嚴環境下,索忍尼辛身為「反共異議人士」受到的注目,似乎遠勝過他作品本身的光芒。他的小說以批判蘇聯極權統治為核心,具有鮮明的反共立場。正因當時台灣特殊的政治情勢,台灣對索忍尼辛的出版非常齊全,從《第一層地獄》、《癌症病房》到代表作《古拉格群島》等幾乎無闕漏。一九八二年他更在吳三連文教基金會的邀請下來台訪問,發表以「給自由中國」為題的演講。不過,俄國文學研究者熊宗慧表示:「在這個反共大帽子下,我們也忽略了他小說本身的成就。」她指出,索忍尼辛承續自十九世紀舊俄寫實主義文學傳統,與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等前輩一樣,描繪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充滿濃厚人道精神。熊宗慧認為,雖然他在小說中表達政治抗議,但筆調平實、客觀,情感節制。近十多年來,隨著時代變遷,索忍尼辛在台灣的熱潮漸漸冷卻,然而他以筆代劍、以文學傳道的精神,早已為後世立下偉大的典範。大斯拉夫主義 鄙夷葉爾辛讚普丁索忍尼辛與共產主義抗爭了近半世紀,近年來並沒有因為人生已屆日薄西山之境,就此卸除自命為俄羅斯良心的使命,繼續秉持一貫的批判精神,針砭新俄羅斯領導階層的各項政經政策,並力主復興古老的東正教信仰。隨著蘇聯體制土崩瓦解,被國際文壇奉為反共文學翹楚的索忍尼辛,一九九四年結束廿年的海外流亡生涯,重新踏上魂縈夢繫的祖國土地,可是索忍尼辛所見的是一個迷失了自我,利令智昏、盲目地對西方腐化價值觀亦步亦趨,道德淪喪的社會。然而不少俄羅斯人認為,索忍尼辛長期離鄉背井,與社會脈動嚴重脫節,這樣的現實環境致使他那些擲地有聲的危言讜論,日益曲高和寡,也因而喪失了在俄國國營電視台主持節目的合約。對於促成蘇聯解體的頭號推手、首任民選總統葉爾辛,索忍尼辛難掩鄙夷之意,他認為葉爾辛以追求政治民主化與經濟自由化自我標榜,然而葉爾辛所謂的經濟改革,其實帶給俄國的卻是經濟凋弊、民不聊生,最不堪的是掌握權勢階層,恣意掠奪國家 租房子資源中飽私囊。索忍尼辛對葉爾辛的失望具體而微地反映在一場國家儀式上。一九九八年時,葉爾辛打算將表彰俄國最高榮譽的「國家獎」頒授與索忍尼辛,然而索忍尼辛敬謝不敏,堅決與葉爾辛明確劃清界線。然而,索忍尼辛對葉爾辛的接班人普丁則頗有惺惺相惜的好感。索忍尼辛認同泛斯拉夫民族主義,是個虔誠的東正教信徒。而普丁主政的克里姆林宮與東正教會,維繫緊密的政教結盟關係,共舉大斯拉夫民族主義意識形態,克宮在俄國地方的官派省長,更將俄國東正教會尊奉為事實上的國教,對其他基督教派百般排擠。普丁接下總統職位後力圖振衰起蔽,強化中央權力扭轉失序、鎮壓車臣、善用能源收入償還外債、鏟除金融寡頭、重建民族尊嚴,這些成就贏得俄國人民普遍的肯定,索忍尼辛對於普丁的強硬車臣政策更是讚譽有加。去年六月間,索忍尼辛出席普丁在克宮舉辦的盛大典禮,欣然從普丁手中接下俄羅斯最高榮譽「國家獎」,索忍尼辛隨後還發表得獎感言表示「盼望我收集並呈現給讀者的歷史材料…能進入同胞的意識與記憶之中」。然而,索忍尼辛近年關於俄國猶太人歷史的論著則引發了極大的爭議,他指控俄國猶太人是當年助長蘇維埃獨裁政權興起的幫凶,但學界對他所援引來佐證相關論點的資料普遍抱持質疑的立場。(中國時報)--「俄民族良心」索忍尼辛辭世 享壽89歲被俄羅斯人譽為「民族良心」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辛(Alexander Solzhenitsyn)三日深夜因心臟衰竭辭世,享壽八十九歲。索忍尼辛近年有高血壓,台灣時間四日凌晨三時四十五分在莫斯科郊外的住家與世長辭。索忍尼辛是二戰老兵,因為在蘇聯時代批評史達林而被逮捕,隨後被送到勞改營八年。他在名著「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One Day in the Life of Ivan Denisovich)、「地獄第一層」(The First Circle)中,深刻刻畫古拉格勞改營的悲慘生活,一九七○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代表作「古拉格群島」(The Gulag Archipelago)突破封鎖在巴黎問世,翌年遭蘇聯當局斥為「叛國賊」,褫奪公民資格 酒店經紀,押上飛往西德的班機,自此展開廿年的流亡生涯。離開蘇聯後,他先後居住於德國、瑞士與美國,對西方道德墮落多所批評。一九九四年他重回俄羅斯,不滿後蘇聯時期的腐敗現象和物質主義,呼籲回歸傳統道德價值。他經歷廿年的痛苦放逐生涯,成為冷戰時期的象徵人物。去年六月,當時的俄羅斯總統普亭頒發俄羅斯最高榮譽「國家獎」給索忍尼辛,並在克里姆林宮舉辦盛大典禮,讚揚他對「祖國」的貢獻。索忍尼辛透過錄影方式發表得獎感言說,對於「作品能獲得俄羅斯國家獎的注意」感到「受寵若驚」,並表示:「在我有生之年,盼望我收集並呈現給讀者的歷史材料能進入同胞的意識與記憶之中」。前蘇聯最後一位領導人戈巴契夫推崇他是「命運獨特的人,將在俄國史上留名」。戈巴契夫說,索忍尼辛率先公開談論史達林政權的不人道作為,他的作品「改變千百萬人的良心」。索忍尼辛曾在廿六年前訪問台灣,因對台灣印象很好,後來還把兒子送到台灣學中文。美國政府於一九七四年授予索忍尼辛「榮譽公民」,在美國他避居佛蒙特州的偏僻山區,繼續筆耕生涯。在每年二月九日這一天,他都會紀念一九四五年他首次被捕,只吃集中營的配給食物,六百五十公克重的麵包、一碗清湯、一杓燕麥。反共鬥士索忍尼辛 71年曾來台訪問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辛曾在民國七十一年受邀來台,形成一股旋風。不過,作家李瑞騰認為,當年索忍尼辛的閱讀群非常廣,他的影響力仍得回歸其文學本身的成就。當年索忍尼辛是應吳三連文藝基金會之邀,來台訪問十二天。抵台當天(十月十六日),恰好發生中共飛行員吳榮根駕機逃往南韓的事件。索忍尼辛強烈的反共色彩,帶給政府極大的政治宣傳效益,而他當年在台北市中山堂,即以「給自由中國」為題發表演說。李瑞騰表示,索忍尼辛的文學成就來自他對極權毫不留情的反抗,過去台灣站在反共的立場上,與索忍尼辛執著的反抗極權精神必有內在的精神聯繫,但和他曾訪台不必然有關,當然,他在訪台期間造成的風潮,勢必加大及深化其影響。李瑞騰認為,近年來諾貝爾文學獎效應在台灣逐漸退燒, 禮服許多諾貝爾獎得主像「一陣風」,等媒體熱潮一過就不見了,索忍尼辛的影響卻極深遠。不過,由於台灣過去的主流文學主要受西方資本社會的現代主義影響,走向內心世界的探索「相對輕盈」;和索忍尼辛等俄羅斯文學重寫實主義、反抗主義的厚重感有差距。 你認識索忍尼辛嗎?/孔令信問剛大學畢業的女兒,你認識索忍尼辛嗎?她的回答是:你說誰?索忍尼辛,我不認識。一九八二年十月索忍尼辛來台灣訪問,廿三日做了一次演講,講題是「給自由中國」對台灣的反攻大業做了深刻地期勉。他來自蘇聯,那時候被稱為「鐵幕」的國度,他筆下所刻畫的古拉格勞改營的悲慘生活,有著他自己的八年勞改經驗,更有著他所看到種種人間的噩夢。一九七○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桂冠的他,並沒有被蘇聯當局所重視,而一九七四年他發表了代表作《古拉格群島》被斥為叛徒而遭放逐海外。離開祖國的他,一直到一九九四年才重回俄羅斯,這時候的俄國經歷是民主的陣痛與洗禮。不過他不滿後蘇聯時期的腐敗現象和物質主義,不改他的信念大聲疾呼回歸傳統道德價值。他被稱為「民族的良心」、「廿世紀俄羅斯偉大的良心」。他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他在一九七○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時在致辭時提到:「一句真話,分量更勝整個世界」,這句話也可代表他的創作信念,在集權的蘇聯,索忍尼辛成為讀者的心靈依歸。時代也許改變了,可是他的那句話「一句真話,分量更勝整個世界」顯然還是分量依舊。看著舊資料,一九八二年他來台灣時到鹿港參觀,作家本色不改,拿著一本筆記不斷地記著他所看到的鹿港小鎮,他看得非常仔細,也非常認真地在探索、了解我們這個歷史悠久的民族。相信就是因著這樣地認真與觀察與感受,使他敢於說出真話。最近,出版界傳出索忍尼辛四十年前的舊作《第一圈》將在明年推出完整英譯版,這本書寫於一九六四年,描述反史達林的科學家被迫參與國安局的技術計畫,而陷入道德兩難的掙扎,一出版即遭封殺列為禁書。如今可以見到完整版,相信這也將是文壇一大盛事。回到現代年輕世代,也許他們並不見得知道索忍尼辛是誰,可是 買屋,是否也可以做一些整理與介紹,讓國人重新認識索忍尼辛這位歷史人物呢? (聯合報)--索氏經典巨著 古拉格群島傳出病逝的當代俄國小說家索忍尼辛,被譽為橫跨蘇聯時期到瓦解間的重要作家之一,他曾以長篇巨著「古拉格群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這套著作在台灣已經絕版。索忍尼辛過去最著名的就是對蘇聯共產政權的反抗,他曾因在信中批判史達林被捕入獄,後來更被政權迫害流亡海外。而他的小說也圍繞在對共產世界的筆伐,像是知名的中篇小說「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揭露蘇聯時期集中營的殘酷生活,也震撼了西方文壇。(聯合晚報)--文豪索忍尼辛辭世大膽揭露史達林暴行曾在作品中大膽揭露史達林政權下勞改營生活慘況,感動了無數讀者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俄羅斯文豪索忍尼辛,3日晚間因心臟衰竭辭世,享壽89歲。據索忍尼辛之子史提潘表示,索忍尼辛多年來身體欠佳,但他仍每天工作,心智也依舊健全,因此他的辭世其實很突然。史提潘指出,索忍尼辛死前正在修訂30冊的作品全集內容,3日晚間他在工作告一段落後上床睡覺,就此長眠不起。他的遺孀娜塔亞則說,索忍尼辛此生過得艱苦卻快樂,最後更如他生前所願,在今年夏天於自宅內與世長辭。索忍尼辛的死訊傳出後,包括俄羅斯總統梅德維傑夫、總理普廷及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等政界領袖都紛紛致哀。親自下令解散最後一批古拉格勞改營的戈巴契夫更稱讚索忍尼辛的作品在瓦解史達林極權政權中扮演了關鍵性角色,「改變了數百萬人的意識,迫使他們以不同方式思考過去與未來,」而且直到生命盡頭,他都一直在替俄羅斯奮門,不僅要讓俄羅斯遠離極權統治的過去,更希望俄羅斯擁有更美好的未來,成為一個真正自由民主的國家。索忍尼辛的作品「古拉格群島」毫不掩飾地記錄了蘇聯勞改營內的殘忍折磨與倖存經驗,讓西方讀者對蘇聯人民在史達林統治下的悲慘生活大感震驚,而索忍尼辛本人在如此不公的環境中,經歷長期精神與肉體迫害卻仍能不屈不撓,也感動並啟發了無數人,使他被譽為俄羅斯的良知。出生於1918年12月的索忍尼辛曾在二次大戰期間擔任前線砲兵軍官,但他在給朋友的 酒店兼職信中批評史達林,結果被判處勞改8年,其中有3年是在哈薩克草原上的勞改營裡度過。這也成為他第一部小說「伊凡生命裡的一天」的基礎,內容描述一名木匠在勞改營中努力求生的過程。被控叛國 曾流亡海外1962年,由於當時蘇聯領袖赫魯雪夫正急於清算前任史達林的罪行,因此親自下令此書出版,結果立刻在蘇聯造成轟動。1964年赫魯雪夫被鬥下台後,索忍尼辛開始遭到KGB騷擾,不但作品出版受阻,他也被逐出蘇維埃作家聯盟。1967年,小說「癌症病房」出版,內容是以他在烏茲別克接受癌症治療為藍本,但癌症在作品中更象徵著蘇聯制度的致命疾病。1970 年,索忍尼辛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但蘇聯當局不准他前往瑞典領獎,1973年,「古拉格群島」首部曲在巴黎問世,蘇聯官方對索忍尼辛的攻擊更是有增無減。 1974年他被控以叛國罪名,隨即被流放海外,索忍尼辛最後定居於美國佛蒙特州,但他在流亡期間也持續對西方世界的資本主義文化提出抨擊。蘇聯崩解前夕,末代總統戈巴契夫於1990年恢復索忍尼辛的公民資格,1991年索忍尼辛的叛國罪名也被撤銷,他終於在1994年5月重返故土。普廷、戈巴契夫致哀返鄉後的索忍尼辛對於新生的民主俄羅斯深感失望,指責總統葉爾辛破壞國家經濟,又無力阻擋北約組織把勢力擴張至俄羅斯門前,同時更縱容少數富商把持政經大權。葉爾辛曾打算頒發俄羅斯的最高民間榮譽「聖安德魯獎章」給索忍尼辛,卻遭索忍尼辛嚴詞拒絕。直到普廷總統上任後,堅持民族主義與虔誠東正教信仰的索忍尼辛再度受到重視,他也和普廷總統發展出親密友誼。索忍尼辛更曾在訪問中指控北約企圖包圍俄羅斯、剝奪俄羅斯主權,這與普廷及其欽點的繼任者梅德維傑夫經常指控西方國家的立場不謀而合。去年6月,普廷曾頒發最高榮譽「國家獎」給索忍尼辛,並在克里姆林宮舉辦盛大典禮以表彰他對祖國的貢獻。(自由時報)--文學巨擘 索忍尼辛辭世 終生反共 被譽「俄羅斯良心」 享壽89 以文字讓世人見識史達林勞改營的殘酷,遭蘇維埃政府報復、迫害多年,並流亡海外20年的俄羅斯文學巨擘索忍尼辛,前晚因心臟衰竭,病逝莫斯科,享壽89歲。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捷夫 酒店經紀,總理普丁和法國總統沙柯吉等國際政要都表哀悼。俄羅斯舉國對於這位堪稱20世紀最勇敢的異議人士辭世同感哀痛。1918/12/11~2008/08/03索忍尼辛(Alexander Solzhenitsyn)之子史戴潘,昨宣布他於周日晚上11時45分(台灣時間昨晨3時45分)死於心臟衰竭。史戴潘向國營電視台Vesti-24表示,「他昨天如常工作,到了晚間,死亡迅速來襲。」但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這位197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近年受高血壓之苦,有消息指他死於中風。遺孀娜塔莉亞日前受訪時說,索忍尼辛「一生過得很辛苦卻很快樂」。勞改營經歷寫成小說當索忍尼辛以在勞改營八年親身經驗,寫成短篇小說《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One Day on the Life of Ivan Denisovich),1962年刊於《新世界》(Novy Mir)文學雜誌時,蘇聯的禁忌被打破、蘇聯的基礎受到動搖,間接帶動蘇聯瓦解。這篇小說是第一個真實呈現「古拉格」(gulag,源自俄文Glavnoe Upravelenie Lagerei,指勞改營)之作,讓蘇聯和世界同感震撼。1973至78年間出版,共三冊的《古拉格群島》(The Gulag Archipelago)是他最偉大作品。蘇聯政府1974年將他驅逐出境,他待過瑞士、德國,後在美國定居,過著隱居生活,直到蘇聯解體後,1994年才以英雄式方式返回故鄉。共黨改革者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1990年恢復他的蘇聯公民權,並撤銷他所有叛國罪名。解散蘇聯的俄羅斯總統葉爾辛(Boris Yeltsin)企圖討好他,98年頒發最高榮譽「聖安德魯勳章」給他,但索忍尼辛拒收。他批評他們兩人得為俄羅斯經濟危機、軍事弱勢負責。1990年代,索忍尼辛的觀點被莫斯科政治精英和部分親西方者視為過時,跟不上俄羅斯與西方整合的腳步。他起先對KGB出身的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保持戒心,但因普丁採寡頭執政,重掌部分國家天然資源,並對美國和西方採更武斷、有時對抗的態度,讓他對普丁的態度好轉。也因他未批評克里姆林宮箝制異議聲音、讓政治反對聲音邊緣化等做法,使得俄羅斯自由派人士小心地將作家索忍尼辛和政治人物索忍尼辛加以區隔,他們珍惜前者,不忍苛責後者。法國總統沙柯吉(Nicolas Sarkozy)讚揚索忍?賣屋夾祝O「俄羅斯20世紀最偉大良心之一」。俄羅斯詩人喬科夫卡亞(Lydia Chukovskaya)形容他是「從地底帶來活生生文字的但丁再世」。雖然以現在眼光,很難體會索忍尼辛披露勞改營帶來的爆炸性衝擊。他友人曾對著《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手稿哭泣地說,「世上有三顆原子彈,甘迺迪有一顆,赫魯雪夫有另一顆,你有第三顆」。台灣學者讚擇善固執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院長戴萬欽認為,索忍尼辛以親身經歷深刻描寫高壓統治下人性遭踐踏的痛苦,同時以不妥協的知識份子的良心,跟體制對抗。台大外文系教授歐茵西,對索忍尼辛也大加讚揚,因為他除了文字一流,還擇善固執,不隨波逐流。他見人所不能見,以作品抨擊當時蘇聯過於崇敗西方、欠缺民族自信心的媚俗現象,承襲了俄羅斯傳統文學的道德觀。索忍尼辛生平大事記1918/12/11出生於俄羅斯高加索基斯洛伏次克(Kislovodsk)1941畢業於羅斯托夫大學(Rostov University)物理和數學系1945在寫給友人信中批評史達林,被判勞改8年 (見左圖)1953/02獲釋後展開無限期流放,戰勝胃癌1962短篇小說《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One Day on the Life of Ivan Denisovich)在俄羅斯出版,打響名聲1970因《地獄第一層》(The First Circle)、《癌症病房》(Cancer Ward)等著作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73~78《古拉格群島》(The Gulag Archipelago)上、中、下三冊先後在巴黎出版1974/02/13蘇聯當局剝奪他的公民權,將他流放,趕上飛往西德班機。新婚第二任太太娜塔莉亞隨行。他們先後住過德國、瑞士、美國。美國政府授予他美國榮譽公民身分1978著作獲准在蘇聯出版,反蘇聯作品印了2700萬冊1982應吳三連文藝基金會邀請來台訪問12天,並以「給自由中國」為題,發表演說1994/05衣錦榮歸俄羅斯2007/06獲俄羅斯總統普丁頒發最高榮譽「國家獎」2008/08/03病逝於莫斯科 索忍尼辛語錄●1974年接受英國廣播公司專訪:我寫書不僅是為了讓西方了解東方,更是讓俄國人知道自己的歷史。我試著重建歷史,祖國的歷史,這是我為俄人寫書的初衷。●1978年在美國哈佛大學以「西方文明的危機」為題發表演說:今天,西方重視人的法律義務而輕人權……各 信用貸款社會對年輕人的欺凌,色情、犯罪及恐怖圖像氾濫等人性墮落,視而不見。●1994年結束流亡返俄,在海參威發表演說:我從不認為共產主義能永垂不朽,我擔心的是俄國要為脫離共產主義付出多少代價。我知道我回到一個破敗、令人沮喪的俄國,一個摸索著尋找定位的俄國。●2007年最後一次接受電視專訪:俄國的重要成就是重拾對世局的影響力……但在道德上,仍遠遠落後目標,這無法靠國家達成……只要俄國凡事以國家、民粹及經濟為優先考量,她就距離我理想中的俄國相當遙遠。 索氏曾訪台 推薦長子來學中文 反共標竿「俄羅斯的良心」索忍尼辛昨晨病逝,回顧其一生,台灣與他有過數度交集。這位文壇巨擘30年前在哈佛的一場演說,感動了當時的留學生馬英九。此外,曾來台訪問的他對台灣的美景、人情留下深刻印象,10年後,其長子接受父親建議,來台學習中文。負笈美國的馬英九於1978年6月8日,在哈佛大學聽了索忍尼辛的演說「分裂的世界」。馬在演說後,以「王紹陵」為筆名寫下感想,投書至《中央日報》,一共連載三天,隔年該報以此為其出版《勇者的證言》。馬在心得中寫道,「回想當時,熱淚盈眶……我在雨中含著熱淚,為索忍尼辛……痛斥美國出賣盟友而鼓痛了手掌。」《古拉格群島》中文版絕版索忍尼辛曾於1982年10月23日,接受吳三連文藝基金會邀請,造訪台灣。他在台北中山堂,發表「給自由中國」演說。索忍尼辛來台足跡遍布南北,他曾前往彰化鹿港,造訪燈籠大師吳敦厚的工作室,政府還以吳的作品相贈。據《紐約時報》報導,1994年6月索忍尼辛結束美國流亡生涯返俄,當時23歲的長子雅默萊,正在台灣學中文。誠品書店表示,索忍尼辛作品翻譯成中文版的應有四本,包括《普魯士之夜》、《蘇忍尼辛選集》、《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與《古拉格群島》。《古拉格群島》中文版在國內已絕版,英文版則仍買得到;另三本書雖還買得到中文版,但所剩不多。誠品透露,索忍尼辛雖是具文學成就的作家,但在台灣仍屬冷門,不算暢銷作品,誠品也未規劃推出促銷。 (蘋果日報)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住商房屋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f62rfxt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